這影片,是Cathie Wood(方舟投資管理公司創辦人),介紹2025年,投資的重要訊息。分享一下,18分鐘看到未來。
不知道對於他所介紹的未來趨勢,有幾個項目是你熟悉的? 是你認可的? 是你知道要走在這趨勢的路上,應該要俱備的能力,或者,要儲備的能力。
會想要分享這事,算是當父母的焦慮嗎? 對這些未來趨勢,實在掌握的不多。對孩子的未來該怎麼發展,也只能以「全力支持」的態度。能夠給上「建議」的能力,真的還不算足夠。
這算是世代差距吧。當大家看著這個世代,享有豐富的資源與物質;卻很少會去正視,這個世代面對未來進步的速度,而背負很大的被淘汰的壓力。
關於過去/現在/未來世代
在我爺爺那一代,如何培養下一代:讀書。不是去讀書,就是去做工,總之,就是不要務農。他們看到知識可以翻轉,給的建議很棒。要捧好鐵飯碗。
在我父親那一代,如何培養下一代:不只要讀書,要讀到頂尖位置,最好就是當醫生。他們看到特定職業,有很高的社會地位。給的建議也很棒。醫師、律師、會計師,要有國家認證的專業。
在我這一代,如何培養下一代? 好難…… 到現在,我比較能確定的是兩件事,一個,是不斷的學會最新的工具;一個,是找自己喜歡的事。
至於,讀書……喜歡讀就讀;讀到頂尖也不必……想頂尖就頂尖,不想頂尖也不用,建議程度3顆星。但是,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位置,跟上時代的高速列車。
我看不清的未來,讓方舟投資來說說~
關於方舟投資(ARK Investment)
先看一下方舟投資,是不是很會投資。在過去一年,巴菲特的波克夏(BRK)市值,上升了20.29%;同時間標普500的指數,上升了23.86%;方舟投資最大的ETF,ARKK上漲了32.71%;而我之前持有過,方舟的另一檔ETF的ARKQ,上漲了46.47%。
方舟投資之所以會吸引我,是因為他的投資方向都很誘人,從基因、自動化到太空,整個的看向未來。(雖然說,投資可口可樂或是蘋果也沒什麼不好啦。)也因此,方舟在2020年,投入的一個分支吃到虛擬貨幣,基金一年可以成長個2倍,聲名大噪。然後,在2022年,再跌個找不到眼鏡。
不過,2024年是AI引領的一年,應該是大家的共識吧。這個應用,會用在自動化與機器人,應該也差不多被大家認可了,這就是ARKQ的方向。再講白一點,ARKQ持有12%的Tesla,跟6%的Palantir(這股一年漲了4倍)。所以,ARKQ從去年上半年的小漲,到11月川普上任,就噴了上去。
(ARK持有的ETF及其市值。本表是問Perplxity的。)
創不創新的差別
這個圖從ARK's Big Ideas 2025年裏截出來的。他認為,能跟上的創新企業,到2030年,這些企業的年複合成長率(CAGR),會達38%。至於,沒跟上的,CAGR會是-2%,也就是走向衰退的路。創新與否,會是個叉路。不是大賺跟小賺的差別,是大賺跟衰退的差別。
(找兩個數字來比比,台灣這兩年的經濟成長率為4%,台積電預估未來3~5年CAGR是22%)
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到2030年的CAGR是3.1%。但是ARK認為,在AI的助力下,CAGR會高達7.3%。
我不是經濟學家,預估這個我不會。但是,如果你有寫過程式,就會被AI的助力給驚訝到。這麼說,高中時我們是看書學寫程式,跟工作後用Google search來找資訊寫程式,應該可以有十倍的效益;現在,用AI來協助,就會是上百,甚至上千倍的效益。
效益提高,就會引發經濟成長。如同過去的工業革命,網路革命一般。現在,應該會是AI革命吧。所以,我選擇相信ARK的預估。
結論
先聲明喔,不是要推薦ARK的ETF什麼的喔。他們的股價在漲的時候很利害,在跌的時候,也很兇猛喔。
但是,方舟投資在看未來這件事上,卻是很值得參考的。方向對了,事情可能發生在明年,也可能發生在10年後。BIG IDEAS 2025列了不少方向,有一些在新聞上也是常可看到。什麼自駕車、人形機器人等等的。最令自己興奮的,是在AI的輔助下,基因研究與新藥開發,都會是火箭般的快速。(DNA合成成本,下降1000萬倍,藥物開發縮短4-5年)只是,自己不是做藥的。AI輔助的自動化世界,應該也是會相當繽紛的啦。
如何讓AI Agents進到企業,或是,個人來增加生產力,應該是2025年,軟體產業會起飛的時間。至於陸續會來的是什麼,只能請我的孩子們,放亮眼睛,自己看清楚囉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