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

舌尖上的幸福

 


    在高中之前,我是從來不外食的。高中後,第一次吃學校旁的酸辣湯,差不多就是吐了出來,這酸酸的感覺讓我以為是餿掉了。話是這麼說,不過,至少到國小的階段,總少不了舌尖上的幸福。用現代的話,就是小確幸。

    我們家平時賣麵條,不過,逢年過節,就會順便賣一些應景的東西。比如說,過年就要賣年糕、發糕、紅龜糕;清明節就要賣麵餅皮;中元節、中秋節等等也多多少少會賣些應景的東西。也會有一些不定時的代賣品,最常有的是粉圓和愛玉。和現在即食品不同,這些都是或多或少需要再做一些處理才能吃的。粉圓,是乾的,要回家煮過,自己加糖才能吃。愛玉,是一大塊的,除了要回家自己切,也沒提供糖漿喔!

    自家賣的,所以,偶爾媽媽就會煮來當點心。除了自家的粉圓和愛玉,不時也會換換口味,喝個綠豆湯、紅豆湯之類的。

    因為是住在市場裏,走幾步路就會有其他的美食,仙草、滷味、香腸是常常可以吃到的。

    夏天常常會聽到按著叭哺,來叫賣冰淇淋的摩托車。

    市場門口,每天會發出幾次如同炮聲的爆米香。

    固定會出現在下午茶時間,來賣熱騰騰小饅頭的車子,一個饅頭只要2塊錢。

    至於雜貨店裏,固定會有的梅子糖;市場門口麵包店裏,一個5元的炸彈麵包。

    印象中,在國中之前,只要不用上學的下午,常常都有東西可吃,我們這些野孩子,也就會不定時的到家裏廚房逛一下。至今想起,都還會有一種幸福感,從心裏冒出來。

    兒時舌尖上的幸福,樸實無華,卻比現在能吃到的山珍海味,更深刻在心裏。當然,也就對小朋友跟我說,「我們家的冰箱很貧乏」,感到一點點的愧疚囉~ 

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

「阿Q正傳」讀後心得

 


  • 前言
  父親節,回台中啃了魯迅的「阿Q正傳」。已經不太記得,是何時教課書有讀過魯迅的文章了。為了配合小朋友的暑假作業,自己也再來讀一次。

  和小朋友一起寫讀後心得還頗有壓力的,實在很怕被笑,「怎麼水準還不如國中生。」不過,個人還是希望力行,「如果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,就不要叫孩子去做。」所以,還是硬著頭皮來寫一下讀後心得啦。

  作者魯迅,原名周樹人,就不多介紹了。問一下Google就有豐富的說明。

  • 阿Q正傳
  阿Q正傳,在後段寫到阿Q與革命黨之間的事,所以,可以確認這是革命前後的人與事。也就是魯迅活著的年代。藉由一個社會相當底層的人(阿Q)的故事,來反應當時的一些問題。不管是很多人讀後,會提到的「中國人的劣根性」、「奴性」、「精神勝利法」或者,我們常常用來總括的說「阿Q精神」,再再都在反應一種,當下無力反搏的無奈。

  阿不然咧?

  讀者們只能慶幸不是生在那個年代,不是跟阿Q有相同的人設:未受教育、孤家寡人,唯一還值得慶幸的是,年輕健康。

  • 精神勝利法
  講的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法。從上半部,被人打時,心裏就暗想「我總算被兒子打了,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…」到最後要被處死時,還不忘「人生天地間,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殺頭的。」

  其實,我是很肯定阿Q的。不然,你有更利害的方法嗎? 
  被別人欺負,講白了,就是打不贏嘛。  不自我安慰一番,難道,要每天自怨自艾嗎? 
  被砍頭了,講白了,就是被誣賴了嘛(其實,他是很想加入搶劫的行列的。魯迅應該是要創造出冤枉的情境,讓被砍頭這事,變得不是理所當然)。一個不識字的人,面對一篇看不懂的訴狀,除了打個圈當做簽名,還能做什麼?

    然而,現代的人,其實也沒高明到哪裏去。安裝軟體,不也是看不懂裏面寫什麼,就按下「我接受」。唯一安慰的是,不會有被殺頭的後果。

    從古至今,「強欺弱」、「懂的吃定不懂的」、「專業的欺負不專業的」、「做決定的佔了被做決定的便宜」、「知道的 v.s. 不知道的」、「訊息先的 v.s. 訊息落後的」,超越時代、區域,都逃不過。差別只在,操作的手法優劣和影響人口的比例。而精神勝利法,是很適合落敗的一方,用來調適心情的。
    
  • 結論
    最終的感想,不管處於什麼時代,什麼地方,都要讓自己「強」。以這個資訊時代而言,資訊就是要領先。偏偏,這又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人的時間又是這麼有限制。所以,選擇自己的戰場,就變得格外重要;最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事,好好發展,好好強化,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囉。
    人生有起有落,有勝有敗。勝出,也不應該像阿Q那樣,找個人來欺負;落敗,學學阿Q精神勝利法,安慰自己一下也不錯。安慰完,記得要回到PDCA,重新調整,進到下一輪讓自己變強的過程喔!

  • 後記
    魯迅卒於1936年,55歲,時值國共內戰。超好奇,如果他活超過那個年代,會怎麼作為? 如果,他活在現在的香港,又會怎麼文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