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

從「洗碗」談家(下)

 

(圖:家裏的貓麻豆)

  • 關於適應
    組一個家庭不容易。把兩個長在完全不同環境的孩子,放在一起。有海誓山盟,還有海枯石爛之類的。現在想起來,反而覺得有點像是小孩子在說大話。
    免不了觀念的差異,習慣的適應,個別的喜好。改變,很不容易。
    配偶是自己選的,適應都還是不小的工程。對孩子來說,他們適應這個世界,是不是更難?
    他們在出生的那一刻,只需要做3件事,吃、睡跟拉。所有其他的事,都是學習,都是改變,都是適應。這也就可以理解,為什麼他們常常要哭了。
    不過我認為,親子間的問題,常常無法適應的,是大人。
    
    孩子在6個月開始會爬,大人要適應他不再乖乖待在小床上。
    孩子1歲後,會走會跑。大人要走出小房間,不時帶孩子到公園跑跳。
    孩子2~3歲,開始活力大暴發。無限的活力,常常讓大人的體力跟不上。
    孩子上了幼稚園,開始會跟大人說:「老師說……」從這個時間開始,不只是體力的挑戰,還開始有智力的挑戰。
    孩子上了國小,智力跟體力的挑戰,不斷的上升。我們家的孩子,大概都是到小四,進到狗也嫌的年紀。
    直到國中,與其要說孩子比較叛逆,不如說,孩子剪斷臍帶的過程,父母放不開手,或是放手的速度跟不上。

    一般來說,適應是指,有變化的人,來適應原來的條件。這也是通常家長的認知。
    到底應該誰來適應誰呀?

  • 關於家
    家是家人們共同組成。
    家應該有的共同規則,甚至有共同期待,如何讓大家共同喜歡這個家,變成是需要取得的共識。隨著孩子成長的過程,對於「家」的共識,就需要不斷的調整。
    「家」的樣貌,會由父母百分之百決定;孩子決定的比例,會隨著年紀逐漸的增加。如果,這組人一起過了幾十年,父母決定的比例也會由高峰降下,直到父母凋零,不再佔有決定權,「家」的樣貌,也就重新被定義。

    這就是世代交替呀。

    只是,常常父母和孩子,無法取得共同經營「家」的共識。讓家人回家不開心、想辦法離家、提前離家、不愛回家。
    
  • 建立共識
    「告訴我,你理想中的家,是什麼樣?」
    「告訴我,家裏有什麼讓你覺得不舒服? 要怎麼處理比較好?」
    「我們如何分工,可以讓我們都喜歡的這裏?」
    「我們可以做什麼,可以讓家更好?」

    透過家庭會議,建立共識。是我覺得最好的方案。

  • 快速變化的世代
    我們這個世代,應該是人類史上,變化最快速的世代。我們服膺父母,卻要跟孩子商量;我們生時還沒有電腦,經過了電腦世代、網路世代、互聯網世代;我們結婚十年後,才發現原來同婚也是選項;有生之年,我們還可以開到自駕車;搞不好還可以到月球旅行。

    沒有好不好,我們是高速轉彎世代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