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

好書分享:蘋果山丘上的貝絲

 


  • 跟風林怡辰書單
    會讀這本書,實在也是意外。過年前跟著林怡辰的書單,讀了「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」,實在太滿足。所以,馬上跟進他的下一本書,感覺像是童書,還是下手買來看。大概是跟當下心境不合,所以,過了好久,才真的把書拿起來看。

  • 習氣與預設想法
    我們很習慣,用預設的想法去判定事情。也因此,從書名到書皮,都錯把這本書當成了童書。看完之後,我覺得

    這是一本每個父母,都要好好拜讀的書。看著貝絲,從倍受喝護照顧的過程,不斷的去嘗試,不斷的去突破過去的習氣,變成一個勇敢而獨立,令人讚賞的孩子。這是每個父母,這輩子最重要的功課。很愀心,隨著作者平順的文筆,如同經歷了一次,放手孩子的過程。

    這也是一本有意突破中年危機的人,可以好好體會的書。我們確實很習慣當下的舒適圈,但是,貝絲一個九歲的小女孩,卻這麼直接而勇敢的去適應新的環境,最後,愛上新的環境;文中一段他怎麼想盡辦法,要帶茉莉回家的過程。那決心與想盡辦法的過程,卻是我們常常已失去的特質。走不出舒適圈,也就走不出中年危機呀~

  • 一種「反樸歸真」的衝動
    常常跟家人說:「我並不在乎,孩子考試的成績。」所以,當孩子真的拿了張不及格的成績回來,我是真的不在意。書裏一篇「比考試更重要的事」也做了一種詮釋。不過,孩子拿了很好的成績回家,我還是很開心。不過,我開心的是,「他很努力」,而不是成績。
    
    這故事的整個背景,是在19世紀的美國。呈現了一整個樸實的日子、認真的工作、充滿愛的生活。這一切,美好得令人懷疑,這一個多世紀,努力的讓科技進步,更複雜的延伸性商品,真的是我們應該一直追求下去的事嗎?

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

不滿意的服務:UBike

 

  • 被中止的UBike服務
    突然有一天,把悠遊卡片拿出來借UBike,竟然出現錯誤代碼”7”。不多想,再換一張卡,還是一樣。其實,不騎UBike,對我實在沒什麼影響。不過,小女也有相同的困擾,心一橫,就試著來處理了。

  • 廢廢的UBike APP
    很少用到UBike,也就沒安裝他的APP。為了解決問題,只好下載來試。
    這個APP,看來是找車用的。只好試試上面的AI客服,就按下去囉。

  • 廢廢的UBike AI客服
    直接被導向瀏覽器,AI客服已改自稱Ubike小管家。請我直接告訴他問題。於是,我打了一堆字,送出後,跳出”服務項目”。
    真的,不是互動式的網頁,就可以稱為AI好嗎?
    按了幾層的選項,最後,還是跳出了客服電話~ 

  • 無奈的客服
    客服接了電話。搞清楚我的狀況,要了我的登記電話,查出我有一張卡在2020年10月,扣款失敗,所以,登記在同電話的卡都被鎖住了。
    解決方式是,請我找出那張卡,拿到空的借車站,就可以把欠的錢還清。然後,再打電話,就可以請客服開通被鎖住的卡。
    客服很無奈,他說:「卡內的餘額不足時,還車還是會亮綠燈,表示還車成功。不過,不代表扣款是成功的。」
    其實,使用者更無奈。UBike還車,向來就是聽到UBike站的催促聲,”嗶嗶嗶”的大叫,要趕快亮出卡片,刷卡靜音。根本不知道有扣款失敗這種事吧?

  • 遇到偵探性格的人
    穿著短褲,到附近的UBike租賃站點,重設密碼,重新登入。一查才知道,我的電話號碼裏,註冊了4張卡片。2張,是手邊有在用的。另外2張,都是9122開頭,陌生的卡片。這2張,都在2020年10月,就沒再用過了,包含那張欠了錢的卡。
    再查手邊有在用的卡片,明明在12月,有借車的記錄。為什麼10月被鎖卡,12月還可以借車?
    於是,再打電話給客服。這次,等了5分鐘。遇到一個不同的客服人員。所以,故事就要從頭再說一次。
    待說到9122開頭的卡,網路上人家說,是學生卡的開頭。家裏兩個小孩的學生證,確實也是這個開頭。客服很明確的說,9122開頭的卡,不見得都是學生卡。
    好,我接受。於是,我再提出第二個疑問,「為什麼我10月欠錢,同一個門號的另一張卡,卻可以在12月借車?」
    客服說,「鎖卡這事,是從今年1/27號開始的。所以,你當然可以在12月借車。」
    「請問,那我能怎麼辦。我不可能找得到4個多月前就消失的卡片呀?」
    客服說:「你可以到UBike服務站,去繳清欠款。這樣就可以解鎖了。」

  • 資源的浪費與錯誤的決策
    知道扣款失敗,是欠了多少錢嗎? 65元。
    為了65元,我跟客服都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,為什麼會被鎖卡。這是資源的浪費。
    會造成這樣的問題,當然是有人做了一個決策:「有欠費的帳戶,所有的卡片都要被鎖。」偏偏,這個政策開始實施,一般人是不會知道的。讓使用者一頭霧水,要花很多客服的時間處理,這是錯誤的決策。
    因為終於搞懂的客戶,除了寫寫文表達不滿。當然,很可能就此不再使用這個服務。

  • 給使用者的建議
    當在UBike借車時,出現錯誤代碼「7」,給你的建議是:「直接找個UBike服務站,繳錢了事吧。」
    整個客服搞清楚來龍去脈,真的很花時間。

2021年2月16日 星期二

別了,家鄉的早餐店

 

(圖文不符,圖為,礁溪路邊的日本料理,料好實在,給人物超所值的感覺。)

  從5年前注意到這家早餐店,總是有意無意的去光顧。不過,之後應該不會再去了,因為,服務品質實在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。

  5年前的過年期間,因為這是少數幾乎沒有休息的早餐店。所以,進去光顧了一下。他的早餐還不錯吃,生意算是還不錯。那年的除夕,在最顯眼的看板上,貼上一張手寫的公告:「因人手不足,請專心點餐,不要問太多問題。」看到店前的騎樓上貼著,「新年期間,照常營業」。看著老闆娘和2名員工,忙著工作。不過,到了初一,就只剩下老闆娘一個人,七手八腳的服務客人。從此,就變成了一人早餐店。

  一個人要扛一間早餐店,其實,很不可思議。尤其,他的品項並不少,漢堡、蛋餅、三明治、冷熱飲料都有,加上不同的口味至少有50個品項。這樣的一人早餐店,當下之所以會吸引我,正是因為自己在開發商品時,也是一人分飾多角。與其說看到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,不如說是看到一個提醒。

  服務品質的下降,常常在不知不覺之間發生。當下降到一個程度,顧客就會流失,而且,是毫無知會的流失。

  為了節省收銀的人力,老闆娘都跟客人說,錢直接放櫃台,找多少自己拿。可以想見的,櫃台上就有一堆雜七雜八的銅板。當下,我覺得最麻煩的,應該是金額不正確的問題。果不其然,今天等餐的過程,就聽到老闆娘跟一個結完帳的客人說:「啊~ 我少算了蛋餅的錢。」前面算帳不清不楚,後面再補錢,真的是超容易紛爭的。看到客人二話不說,再補上錢,真的讓自己懷疑,是他們太熟了,還是我台北待太久了,忘了台中人的敦厚。

  另一個常常聽到的,是老闆娘在教客人點餐。
  客人:「老闆我要蛋餅一份。」客人是在老闆娘手忙腳亂之中,插進的一句話。
  老闆娘:「你是要原味蛋餅嗎?」重複客戶的話,感覺是有專業。
  客人:「對~」
  老闆娘:「原味蛋餅,你要講原味蛋餅,不能只講蛋餅。不然,我可能會聽成其他的蛋餅。知道嗎? 下次要講原味蛋餅。」
  客人:「~!@#$%^&^%$#@!~」
  台中人,真的很敦厚,默默的聽完老闆娘的教誨。旅居台北的台中人,很想告訴老闆娘,這樣跟客人講話,應該不會有下一次吧!

  今天我點了一個漢堡和奶茶。點完,一邊划手機,等餐。
  不一會兒,只見顧著4個蛋餅和3分蘿蔔糕的老闆娘問:「弟弟,你點的是什麼奶茶?」
  我抬起頭,確認一下老闆娘是在跟我說話。「就……溫奶茶呀。」心裏OS: 你們家奶茶難道還有不同口味嗎?
  老闆娘:「底迪,等餐時不要滑手機,不然,你會沒聽到阿姨的問話喔!」
  我:「~!@#$%%%$#@!~」無言,不過,台北住久了,才沒在理他。繼續滑手機。還有,老闆娘,你的年紀跟我差不多啦。
  沒多久,老闆娘:「底迪,你生菜都吃嗎?」
  我頭不抬的:「是。」

  拿完早餐,當下決定,不再來這裏光顧了。這附近的早餐店,少說也有個5家,這家真的沒有好吃到一定要選他。

  「忙」不是問題。「忙中有序」的早餐店,會讓人有一種,「老闆很懂安排」的感覺。不過,這個老闆已經在「手忙腳亂」之中,希望透過客戶的配合,來降低他工作的負擔。飲料自己拿、錢自己找。除了服務品質的下降,再一層的思考是:「為什麼他請不到幫手? 是老闆難服侍,還是,成本考量?」如果是成本考量,除了人力成本,還會不會有其他的成本被犧牲了? 想到這裏,真正讓自己不敢再到這家早餐店的原因,其實,是失去對產品的信任。

  別了,家鄉的早餐店。要贏得客戶的青睞,產品、服務和感受,都很重要。客戶一失去,就很難再回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