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

好書推薦:馴羊記



     會讀這本書,是因為荒野的一個群組裏,發動了一次的購書行動。讀完後,很推薦。


    這本書在追的,其實是雪豹~ 雪豹,隱喻的是什麼? 為什麼書名不叫「尋豹記」,而要叫「馴羊記」? 歡迎看完的人,可以私下來討論喔! 我就不先把自己的想法,灌進去了。

    這是一個揉合了旅記、文學、歷史、環境跟哲學的作品。不敢說他揉得渾然天成、不著痕跡,不過,以他還沒三十歲的年紀,能做到這程度,已經讓我願意當他的鐵粉,期待他下一本的著作。

  • 旅記
    這是一本透過旅記開啟出所有故事的書。作者透過2次進出西藏的過程,及在西藏生活的記事,生動的把進出的大冒險,跟當地生活的甘苦展現出來。自己並不喜歡讀旅記,也說不出個原因。不過,這本書倒是一改我對旅記的刻板印象。大概是因為沒看到一堆吃吃喝喝的吧。

  • 文學
    這本書看到一半,第一句拿出來跟家人分享的,是作者在尋雪豹的過程,透過雪豹的足印,寫出的一句話:「我感到精神恍惚,自己和雪豹在空間上相遇,卻在時間上錯身而過。」這樣一句話,卻在我心裏來回的琢磨。講緣份這兒事,先決條件就是在空間和時間上,都剛好一致了,才有機會把緣份續下;不管是空間上,或是時間上的些許差錯,就是沒緣份嘛! 至於什麼狀況,會讓人很期待「有緣份」呢? 自然要是自己很在意的人事物了。

  • 歷史
    這本書中間有一大部份,是透過半世紀前的日本尋道者寫的「馴羊記」,跟自己當下遇到的事,做成一個時光交錯的穿越劇。

    講到半世紀前的西藏歷史,應該是開心不起來;對比現在的西藏,跟這過程中的西藏,嗯……自己看啦,想到就心酸。

    裏面一段,講到「藏戲」的部份,也是令人唏噓,卻也像極了這50年來的世代隔閡。文裏的老者,逃過文化大革命,留下了一些過往藏戲的服飾與文物。而過往大家崇敬,戴上了就代表神的面具,而今卻成了孫子玩耍用的玩具。生命裏,是不是有不少,長輩珍惜著要留下的,卻在後輩眼中,毫無用處。有形的,無形的,都是這樣在演化中。

  • 環境
    這部份僅在文章的近尾處,提到一些。不過,因為揉不進其他部份,所以,還是被獨立寫了出來。

    作者因為發現成羊群裏,出現一隻有問題的羊,開啟了一段跟草原開發及礦產開發相關的歷史,跟開發留下的後果。作者超有追根究底精神,千辛萬苦的去找到過去開採留下的礦場,雖然沒有明說這些有問題的羊,跟採礦的關係到底如何,不過,寫在一起的用意,應該還是認為兩者脫不了關係。

    當作者吐出”資源是詛咒,而美是傷害”,實在是很令人心痛的。

  • 哲學
    因為寫的是在西藏的事,就脫離不了神祕,免不了處處禪機,考驗自己的哲學,或說是,生命觀。

    抄一段在「火」的篇章裏的文字,“後來天氣逐漸暖和,我們就很少用火了。有天晚上氣溫特別低,我又準備撿牛糞來生火時,朋友桑木旦不安地勸阻了我。他說夏天到了,牛糞裏長了好多蟲子,那可不能燒呀。意思是,要是讓無數蟲族死於火中,就是一生償還不盡的罪孽。”

    這是一本不簡單的書,文末還列了約50本的參考文獻,比我正在寫的碩士論文還多,真的只能用「拜服」兩字。一起來支持新興的年輕作家吧~

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

來自丈母娘的考題,之三:獎勵篇

     從教育的觀點來看,我自己並不支持「獎勵」這件事。這不重要,因為,我也不是教育專家,孩子也不是生了幾手,或多麼有成就。


  • 難傳承的現代父母

    反對「獎勵」的原因是因為,「獎勵」是一種利誘的行為,希望孩子照著大人鼓勵的方向走。所以,孩子在走的,是大人期待的人生。這在過去幾千年,封建與農工業社會,也許是正確的方式;父母可以教導孩子,維生的方式與技巧,還可能代代相傳。但是,這個年代的父母,很少可以教導孩子最新的技術,以及,學習最新技術的方法。這是這個世代的無奈,不只是父母的無奈,也是孩子的無奈。

    父母無奈的是,不知道要教孩子什麼;而孩子無奈的是,父母還是不斷的下指導棋。

    這個世代,該給孩子的是「支持」,而不是「獎勵」;值得尊敬的是「過程」而不是「結果」。

    這樣的觀點,也就是自己願意支持孩子,找自己喜歡的事做;而不要花太多時間在教科書上。努力找些有意思的事情做,而不是把精神放在考試的數字上。

  • 實例

    說教多了些,來舉些例子。

    「老大前兩年,迷上了漫畫,也想來畫畫看。於是,買了繪圖板給他。」這個是支持。即使後來他也沒真的畫上什麼,不過,這樣的學習成本,我們願意支持。用幾千元,測試一下他是不是真的想做這件事。

    老大某次模考,考了個第一回家。我們沒有給任何的實質獎勵,就是給個眼神。需要什麼獎勵嗎? 不會有。他的努力,已經在成果上展現了呀! 我們就是為他感到高興~

    第三個例子,兩年前的暑假,孩子們沒去補習。而我相信,自走車大賽會給他們留下記憶點,即使,最後什麼名次都沒拿到。孩子們從我給的範例程式,慢慢的讓車子可以走,再讓車子可以轉彎;最後讓車子可以跟著白線走。這個過程,就已經獲得良多了。再看到我從頭打造一部房車型的自走車,從3D列印、模型打磨、噴漆,一部看起來就是個玩具的車,竟然可以躲過保特瓶往前走。比賽時,光是車子在展示區,就獲得不少經過的人,評頭論足,當下就已經滿足;即使最後,我們兩部車,都沒把賽道走完。因為過程比結果重要,這次的比賽,空手而回,卻是滿滿心得。

  • 獎勵適用在可規模化的事物上

    在生活上,不建議獎勵,在職場上也不建議獎勵嗎? 不是,要看性質。如果,工作是標準作業流程(SOP)可以達到的,可以透過獎勵來提昇產出。在我小時候,曾經一邊看電視,一邊做手工加工(這應該是我們這一代,特殊的記憶吧)。想要獲得多一些零用錢,就是多花時間多做一些。

    如果,工作是需要做出差異化的,需要創意的,要求或獎勵就必須很小心。過去的工作,我們最不敢去壓縮外觀設計師的時間,時間不夠,可能會收到設計師交出「草草了事」的設計。這就很頭痛了,做也不是;退回去重設計又要花更多時間。

    結論是,如果您覺得孩子的教育,是可以標準化作業流程的,請給他超級大的獎勵,做為超級大的誘因;如果您覺得孩子的教育,是必須透過興趣的培養,是要有創造與創意,是走到他自己喜歡的方向,請給他超級大的支持與陪伴,讓他走出他自己。

    下面影片,是當時自走車比賽後,製作的影片,參考一下。


附註:

來自丈母娘的考題,之二:解說篇

     知道了問題的原由,還是要正面回答丈母娘的考題:「我想問毛豆,台灣選手得到獎牌,回國後會領取獎金,你覺得合理嗎?感謝!」


    回答是:「不只是合理,還是必須。但不夠理想。」

    開始寫前,要表達對運動選手們的敬佩。為了上到這奧運的壂堂,承受長期辛苦的訓練過程,爭取一份不確定的獎勵。

  • 成王敗寇

    這次奧運,因為戴資穎經濟艙事件的關係,炒熱了運動員對待合理性的問題。戴資穎全球女子羽球單打球后,在奧運決賽吞敗,得到銀牌。不過,戴資穎在奧運的這三場女單比賽,決賽是最沒有看頭的。跟辛度的四強賽,老實說也只是勉強算精彩而已。八強賽對上依瑟儂那場,是我覺得最好看的一場。雙方攻守來回,不時讓我「哇~」出來,尤其是第三場後半段的幾球,簡直是不可思議,兩個人都翻倒在地上救球。

    如果讓你選擇,把球打精彩跟打贏,你會選哪一個 ? 多半會選擇贏球吧?

    競賽、賭博跟打仗,共同的特色就是「成王敗寇」。風度很重要,卻只是伴紅花的綠葉。我自己也很沒風度,看到某隊球員,得分時,鬼吼鬼叫的,心理暗槓:「沒水準。」看到王齊麟得分鬼吼鬼叫的,心裏暗讚:「好激勵」。

    既然是成王敗寇,「成王」的獎勵當然不是只有那一面金銀銅牌,還有,必須履約的高額獎金。

    國家付出高額獎金的原因,是國家政策裏必須鼓勵運動;而把運動當成職業的人,一旦獲得國際肯定,應該給予職場上金字塔頂端的薪資或獎勵。偏偏,台灣縱使有人把運動當職業,每天訓練8小時;卻很少職業球員的市場需求。一旦商業市場沒有給予支持(代言或雇用),走到下坡的運動員,縱使上半場再精彩,都可能下場淒涼。國家鼓勵運動,就變成過河拆橋,不勝唏噓;一旦變成新聞的負面事件,國家體育運動的推動,就會更形困難。

    簡單說,國光獎金,就是「成王」後的基本生活保障,是必須的。不夠理想的原因是,不成王怎麼辦? 難道,沒拿到獎牌的,都是不夠努力嗎? 你問問奧運沒拿到獎牌的依瑟儂呀。如果,人家都照國家或球隊的要求,這麼的努力練球,為什麼讓他們走到「敗寇」的境地?

    我來分享一下,成王敗也王的產業故事。

  • 成王敗也王

    我的第一份工作,是研發光碟機的工程師。在台灣,因為聯發科的存在,即使不使用電腦的人,也都知道光碟機是什麼。

    在我開始做光碟機時,也正是台灣光碟機取代日本的黃金時期。做光碟機的系統廠商一時如雨後春筍,不少還做到上市櫃。

    不過,當聯發科的晶片,打敗美國及日本的晶片,吃遍全世界時,在系統廠的工程師們,很清楚自己的工作不保了。聯發科除了提供晶片,也提供程式,提供調校的方法,甚至,到公司幫忙寫程式,解決公司遇到的技術問題,不過,卻也搶了系統廠工程師們的工作。另一個發展是,三星與LG的光碟機出貨量,逐年增高。台灣的光碟機,競爭力逐漸的跟不上。

    當大家只看到聯發科股價大漲,員工分紅羨煞全台。這就是成王該有的待遇。
    那我們在系統廠的工程師呢? 被三星與LG打得一擺一擺的,下場如何呢?

    我好多同事,就到聯發科報到,被派駐韓國;幫忙三星與LG做光碟機呀~

    過去的努力,遇到好的機運,會有成功的機會;過去的努力,遇到不好的機運,還是可以帶到下個工作去。只要有努力,就會有代價。這才是「努力」值得被鼓勵的原因。

  • 結論

    台灣的體育環境,並不是這麼熱絡到可以由私人企業,贊助足夠多的運動員,讓他們可以不受日常生活的經濟壓力,專心發展他的專項。在私人的贊助不足,政府的高額獎勵,變成可以引發運動員持續下去的一個重要動力。今年看到另一個對運動員的路很正向的發展,是不少運動員,透過社群積極的做個人品牌的經營。逐步的擺脫,單一贊助或是單一收入來源,才是長久維持的方法;也是逐漸走到不受獎牌影響,成王敗也王的路。

    那到底什麼狀況,應該用獎金鼓勵? 什麼狀況,不應該用獎金鼓勵? 留待下一篇囉。


來自丈母娘的考題,之一:原由篇

     收到來自丈母娘的考題,問題是這樣的:「我想問毛豆,台灣選手得到獎牌,回國後會領取獎金,你覺得合理嗎?感謝!」

沒有感受到簡單問話背後的重逾千金是正常的。且聽我娓娓道來。

  • 來自女婿背後的挑戰

    舊曆過年,岳父一家都會選一個舒服的地方,來個家庭大團圓。每一年,岳母都有一個獎賞的節目,「說表現拿獎金」。孩子還小時,這個活動超有趣,孩子們對金錢很沒概念,拿到紅包通常看也不看,就交給媽媽的年紀。
「我圍棋升級了~」孩子動作都超扭捏。很想上去捏一把。
「很棒~ 那要得多少?」外婆,都會接著問。
「……」常常孩子不知道。
「那100(元)可以嗎?」外婆說。
通常孩子會點點頭,然後,講下一個。

    這個弄孫的活動,到近幾年,開始讓我覺得不甚洽當。幾次跟老婆反應,也總不了了之。一來,怕毀了外婆開開心心的活動;二來,自己說服力也還不足,每次都只說到,「不應該用外在的獎賞,來驅策孩子;要讓孩子的內在動力來發動。」

    今年的情形不同了,岳父母最大的孫子,會考上第一志願。外婆在年度頒獎典禮,很高興的說:「每個孩子,只要高中考上第一志願,都可以發獎金10萬元。」看來是要鼓勵今年要會考的2個孩子,其中一個就是我們家老大。

    開車回家的路上,我就發起了,來自女婿的挑戰。有趣的是,得到女兒的挑戰。

  • 來自女兒的挑戰

    「老大,你不應該拿來自外婆的獎金。這些錢不算少,都是外婆的養老金。我希望你跟外婆說,不管考得好或不好,有外婆的祝福就夠了。」毛爸的口氣,很直接。

    「爸拔~ 我不喜歡你這樣講。」老大的回答,也很直接。「你不是叫我們看阿德勃,阿德勃怎麼說的? 我跟婆婆的事,是我跟婆婆的事,你不應該干涉。」

    哇~ 我女兒用課題分離,來堵我。也不能讓女兒太好過,我還是耍了壞招。(註一)

    「沒錯。你跟婆婆的事,是你跟婆婆的事。不過,我跟你的事,是我跟你的事。你升大學時,我會給你一筆教育及生活基金,如果,你收了婆婆的錢,我就會從這基金裏面扣掉。總之,你總額拿到的會是一樣。」

    「我自己會處理啦。」老大說,車上的氣氛其實很凍結。

    這事就這樣放了幾個月,直到會考完。在會考公佈成績的前一天,外婆在LINE的家族群組裏,再次的端出高額獎金,預祝兩個孩子,金榜題名。於是,我發起了來自女婿正面的挑戰。

  • 來自女婿正面的挑戰

    剛看完一本好書,「會玩才會學」(註二),一時熱血上來,就提出了另一種升高中的獎勵:無差別學習基金。

    外公外婆的孫子們,「升上高中的禮物,只要你們想讀的書,想上的課,想學的東西,請告訴我。我願意出2萬元,給每個願意學習的孩子。不管你們考得好不好,都是我們的寶貝。只要有想學習的,我們都願意盡量幫忙。」在群組裏這樣的話,如同丟入萬丈的深淵,沒引起任何的回音。我想,要早個20年這樣講話,岳父母應該會反對女兒跟我這種怪咖交往吧~

    我希望鼓勵的是想學習的心,是學習的過程。只要是有努力,有付出,不是在此時收獲,就是在彼時。

    會考考好了,本身就是個鼓勵;那會考不如意呢?

  • 對孩子的愛不變

    不管會考的結果如何,我們對孩子的愛不變。不會因為考了第一志願而增加一點;也不會因為考得不理想,而減少一點。為什麼我們卻只給考得好的獎勵,而不是給他們無差別的學習支持?

    反應在實務上,不管考了多少分,好或不好,得到的學習獎助金,是一樣的。所以,我資助的是學習,不是分數。

    高中的三年,是我人生很重要的轉捩點。我也希望每個上了高中的孩子,要盡量的去發掘自己;喜歡的是什麼? 感興趣的是什麼? 什麼事做起來開心? 什麼是以後想走的方向? 去試,去試。只要想試想學習,就會被支持。

    我不知道什麼路是對的。我只知道,不斷的學習,是這個世代非常重要的事。不只是孩子。

註一:阿德勃,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,請看這裏
註二:會玩才會學,讀書心得,請看這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