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

好書分享「年年18% 一生理財這樣做就對了」

 


  • 緣起
    孩子回家說:「爸爸基金是什麼?」

    哇~ 小女國中生,這個問題,是早了幾年來。經過一番的了解,孩子說:「是班上一個同學,他很想要開始賺錢。我想,就跟他一起研究一下。」

    這樣的問題,真的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過往的血淚史,不如,找個成功的範例來讓他看看。所以,選了這本書,當作孩子的第一本理財入門書。

  • 心得分享
    作者44歲就退休了,靠著1100萬的本金,把3個小孩從國中拉拔到大學。然後,開始過著令人羨慕的退休生活。

    說退休算是正向的用詞,作者的第一篇標題是:「中年失業男」。從40~50歲的理財核心觀念談起,再回頭從入職場的20~30歲,人生夾心餅期的30~40歲,最後,再回到離巢準備期50~60歲,最後,是60歲的退休期。每個時期作者都分享了他的理財理念。

    雖然覺得是有點保守,卻也都是中肯的建議,最難得的是,可執行性高。也難怪,可以從一個素人,很快成為暢銷書作家。

    中間一段他和他老婆的創業經驗,也是讓人不時發出會心一笑的過程。

    我在想,是不是,你是人生衝衝衝,寧如煙火閃亮一時間,就要去讀一讀憲哥的「人生40就衝了」。如果,想要安穩一生,就要來讀讀施昇輝,怎麼從中年失業男,變成人人稱羨的閃亮退休族。

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

DIY 3D印表機Prusa i3維修記

    2020年9月,在臉書上看到3D印表機組裝的活動。馬上報名參加,2天的活動,還可以抱回一台3D印表機,而且,還可以2個孩子一起組,就是超值啦。抱回家的印表機,就是這樣囉。

圖一:剛組完的3D印表機

  嚴格來說,這是我家的第三部3D印表機,第一部自己組裝到一半,就擺著了。最近被拿來殺豬肉,這部份有機會再分享。因為,家裏已經有一台現役的機器,所以,這台回家後一直被關在冷冷的角落。直到最近印的量變大了,於是,把它給挖出來用。

    開開心心的校正完後,第一次試印,還不錯。開始正式印,就堵住了。TMD,就已經夠忙了,還要花時間修機器。

    機器修好後,試印OK。開始印,又再堵住了。就這樣經過幾輪,只印出試印品~ 會堵塞的原因,已上網請教大大們,不過,每次修,都要想之前怎麼修的。不如就寫成文章分享~ 哈,根本是筆記展示嘛~ 

  • 動作一:確認阻塞
    打開入線噴頭,這幾次碰到的都是線材無法再推下去。
圖二:堵塞的狀況,很明顯線推不下去

  • 動作二:取下噴頭
    先把噴頭的固定螺絲退出。風扇也就跟著退了下來。    
圖三:退噴頭固定螺絲

    因為線材還連著頭,無法動手,所以,想辦法把線給斷了。這是我覺得最麻煩的動作。要在約1.5mm高度的空間,用刀片或線鋸,把線給鋸斷。
圖四:要切斷線才能取下噴頭

  • 動作三:拆開噴頭
戴上手套,配合板手,轉開噴頭。 
圖五:手套+板手轉開噴頭

    拆開後,就變成下圖。 
圖六:轉開噴頭後的2部份

  • 動作四:解決上半部的堵塞
    還好家裏有熱風槍,調整到約200度。除了架起熱風槍,還要把噴頭用小鐵板架起來,避免高溫傷手。
    上半部的堵塞,常常發生在2部份。上半部可以看到線頭,所以,在熱風槍加熱一陣後,線會軟化,用尖嘴鉗就可以拉起上半部的堵塞。拉出來的線如下圖。
圖七:加熱軟化線材 

圖八:尖嘴鉗拉出的線材。看來2端都有黏到喔!

    下半部的阻塞,使用熱風槍朝內吹,另一端開口為2mm,我使用一個鑽頭,來把阻塞物給頂出來。
圖九:熱風槍+鑽頭 取出阻塞物

  • 動作五:清除噴頭餘料
    注意~ 高溫操作,請特別小心,避免危險~ 
    這邊就直接把噴頭預熱,溫度到了,用尖嘴鉗把餘料拉出。此時,噴頭還在高溫,請靜置降溫。(我都關電後,再開。看著溫度數字降到80度以下才放下。)
圖十:加熱取出餘料

    以上分享,組回去應該不難啦。 

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

哀哀的紫外線消毒測試

   針對COVID-19做殺菌,寫過了2篇文章

  就有熱心的朋友問起,為什麼你不使用紫外光來殺菌?  今天來告訴你原因,順便科普一下~

    也可以直接看影片喔!!


  • 紫外光(UV)
    展開光譜,紫外光是比紫光波長更短的光。通常又會再分成UVA/UVB/UVC,三個波段。見下圖。

    基本上,光的波長越短,破壞力就越高。比紫外光波長更短的,就是X光了。我們都知道,除非必要,X光一年不能照太多次,因為,他很容易讓細胞出現變異~

    UVC幾乎穿不透大氣層,所以,即使對物品、人體傷害最大,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,要曬到倒是不容易。265nm的波長,為DNA吸收峰值,也被認為是最佳殺菌的波段。

    UVB約莫有1%會穿透大氣層,曬多了還是會對身體有所傷害。而一般防曬乳,也是針對這個波段設計的。

    UVA可透過大氣層,較為溫合。可以照到真皮層的皮膚,有曬黑皮膚的效果。

    三個紫外光的波段,整理如下表。 

  • 紫外光感應器
    選用的紫外光感應器,是Adafruit 1918,可感應的波段是370-240nm,UVA到UVC都會有反應。
    光感應器,在感應到相對應的光,會轉換成跟光強度正相關的電流,再串上一個電阻,就可以得到我們較習慣讀取的電壓值了。我們購買的模組,也是讀電壓訊號值,就可以轉換成光強度了。

    我們選擇Arduino nano做為微處理器。負責讀取光強度值,並且,把結果輸出。

    為了容易讀取,選了一個0.96吋,128x64的OLED,把電壓和轉換成的UVI顯示出來。

    UVI是紫外光強度的指數。一般數值在5-6算中等強度,10以上是極強。

    紫外線感應的系統如下。



    做出來的測試裝置如下:


  • 感應器測試
    這個感應器,在白色LED燈上,顯示是零,表示確實對可見光沒有反應。在陰天測試,氣象局的預報,今天紫外線指數為4,讀到的數值是2.0V,轉換成UVI,是超過11。顯然的,這個感應器的UVI對照表是有些問題。看來只好直接使用讀到的電壓值,來做為紫外光強度的比較基準。

  • 紫外光源
    為了方便設計實驗,在網路上購買了驗假超用的紫外線手電筒,他的波長為365nm,是UVA波段的。

  • 口罩對紫外光的遮蔽率
    實驗拿紫外線手電筒(UVA),照射感應器。讀到的數值為1.10V。再把口罩盡量拉平,放在手電筒和感應器之間,讀到的數值為0.2V。也就是說,只有18%的紫外光,可以透過單層的口罩。口罩對紫外光的遮蔽率為82%。
    相同的實驗,使用近黃昏的陽光來測試,得到的遮蔽率為78%。
    整個來看,口罩對紫外光的遮蔽率約為80%。

  • 紫外光除菌盒測試
    市售的紫外光除菌盒,多是使用UVC,確實是適合殺菌的波長。我購買來測試的除菌盒,規格上寫的波長是253.7nm,確實屬於UVC。
    原本只是想確認,透過口罩後,紫外光會被遮蔽掉,想不到,在測試買到的紫外光除菌盒時,卻發現幾個根本的問題:

(一) 紫外光的強度根本就不夠。感應器放在紫外燈前3公分,量到的強度,比陰天的紫外光還弱。如果,感應器平放朝上,幾乎是量不到訊號的。也就是說,如果,你把手機放進去,只有手機長邊的2側,有照到微弱的紫外光。這樣能殺菌,真是見鬼了。

(二) 沒做保護機制。有時想想也很慶幸,他的紫外光的強度超弱,不然,可殺菌的UVC,在打開蓋子時,竟然可以繼續照射。這可是會對皮膚和眼睛造成傷害的~

    這時看到賣場上附的99.9%,有效殺菌的檢驗報告書,就令人感到懷疑了。

  • 結論 
(一)我們把感應器,在陰天和黃昏時量測到的強度,跟購買的UV除菌盒量測到的強度,做一個比較表。陰天和黃昏時,轉換出來的UVI一般是在3~6之間,是曬了會舒服的紫外光強度。然而,這樣的強度,都比UV除菌盒放出的紫外光還強很多了。所以,如果要用紫外光來幫口罩消毒,與其買個不知道實際紫外光強度的除菌盒,還不如,拿到窗戶外曬一下太陽。

(二)此次,在紫外光驗超筆,和在黃昏太陽直射下,做了口罩的紫外光遮敝率實驗。得到的結果,一層的口罩可以遮敝約80%的紫外光。薄薄的口罩,都可以遮掉這麼多,可以想像,把手機放進去,沒直接照到紫外光的部份,應該都很難有效的殺菌。

(三)紫外線是常拿來做物理消毒的工具之一。不過,相較於紫外線的一些不可控的因素(包括:紫外燈會老化、消費者很難去驗證紫外線強度等等),個人還是偏好另一個物理消毒的方法,也就是加熱。

  • 參考文獻


     

2020年9月23日 星期三

自製補光燈

 

  • 緣由:容易被煽動的小孩
    還是修修老師的不正常影像創作學院,(為了喝咖啡,也太拼了,連推2文)。上課時,政蒲老師一句話說:「毛豆哥補光燈可以自己做嗎?」我很懷疑的問說:「政蒲老師,你認真?」看老師秒回「認真」。我也就認真了~

  • 商業考量
    其實,補光燈的價格並不高,從1千多到上萬元。認真說,價位高的通常亮度也高,通常要耗更多電,要處理很多熱的問題。價位低的,通常門檻也低。實在沒有做的價值。
    不過,自己動手做,倒是有單純商業以外的意義。

  • 自製考量
    我喜歡動手做,享受動手做的過程,如果做出來的東西真的好用,那就翹尾巴了。
    補光燈算是相對簡單的產品。上網找了一下,入門的補光燈的規格。再找一下最主要的零件,我選擇用LED。最後,找到一個WS2812B,8x8共64顆的元件。

    是不過,任何東西都有他的know-how。看似簡單的補光燈,亮度的確認,買個入門的亮度計來驗,簡單。不過,CRI(*1)要怎麼驗,就讓我頭痛了。不過,也只能先按下了。知道怎麼做的朋友,再請教導一下。有機會再補上這部份。

    自製的其中一個重要考量,希望東西容易做~ 讓有心想做的,也做得出來。

  • 主要元件
    容易做的考量,再加上,容易用,就產出了主要的規格。
    LED: WS2812B 8x8
    MCU: Arduino nano,面積小,易取得,容易做。
    可調亮度:放一個可變電阻
    可選顏色:用三個按鍵,分別代表RGB。
    系統方塊圖,如下。


  • 過程
    用比的比較快~ 請看影片囉~


  • 結果
    亮度 2300 lux@30cm,不算高。不過,也比Aputure MC高了。調亮度、切換顏色也都可以。使用Arduino開發最大的好處是,通常都已經有基本的程式範例了,不用花太多時間去開發底層的程式。上手容易,想怎麼玩,就怎麼玩~
    最後把行動電源直接背在後面,使用起來更方便了。
    算一算,如果不算外殼和行動電源的話,是一個500元以內就完成的補光燈喔~ 經濟實惠呀~

  • 關於製作過程
    完成自製補光燈,再回頭看一下花的時間。找元件/電路製作/寫程式,約莫都花1個多小時,加起來不到一天的時間。現在做外殼的速度也比較快了,花了一整天。不過,拍片,剪片的時間,卻是最久的。像極了產品開發,機構是電子的2倍資源,行銷/銷售要花更大力氣~

(*1) CRI,演色性指數,(英語:color rendering index; CRI)是一種描述光源呈現真實物體顏色能力的量值。 光源的演色性越高,其顏色表現就越接近理想光源或自然光。(取自wikipedia)

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

補光燈介紹 Aputure AL-F7

    先聲明,這個不是業配。

    介紹這個補光燈,是因為上了修修老師的不正常影像創作學院。談到器材部份,麥克風、補光燈、相機等等。說實在的,年輕時,買過一些的相機,對於設備的投資,其實是很卻步的……這些設備,就是佔了台北高房價的一塊,又捨不得丟。不過,老師言之鑿鑿,還是下手買了入門的麥克風和補光燈來試試。

    並且,練習拍一下介紹補光燈Aputure AL-F7的影片。從怎麼選到測試都有介紹,還加上自製的收納盒跟3D列印的桌上腳座。影片如下:

    
    你以為我是在業配補光燈,其實,我是為了跟修修老師討杯咖啡喝,業配修修老師的課啦~ 
比較一下,還沒上課時拍的影片:毛豆的自製「自動加熱滅菌器」。

    回歸結論,補光燈在影片的設備中,算是物美價廉的投資。對於影片品質的提昇,有很大的幫助。可以試試喔~ 

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

後離巢時代:夫妻篇

 



  • 起因
    因為疏忽,讓二女兒無法跟大女兒就讀同一個國中。雖然,父母是心有愧疚,不過這無濟於事。毛爸,借用「麥帥為子祈禱文」,改為「毛爸為女祈禱文」,和孩子們分享,自己多走這一段人生的一些感觸。文末,用麥帥的文來結尾。
我祈求你,不要引導他走上安逸舒適的道路,而要讓他遭受困難與挑戰的磨鍊和策勵。
    不過,孩子聽到無法跟姐姐一起上學。兩行淚還是立馬噴出~ (顯然,一早的準備,一秒的破功。)

  • 時間的衝擊
    時間真的過很快。這兩個彷彿昨天還是超可愛的小寶寶,已經都到國中的年紀了。

    這個年紀的我,在做什麼?

    前塵往事,就這樣不斷的湧出來。

  • 成長的距離
    我讀的幼稚園,出了家巷子,左轉就到了。

    我讀的國小,走路5百公尺就到了。

    我讀的國中,離家2公里多。開始騎單車上學。

    我讀的高中,離家5公里多。剛開始坐公車,後來,騎單車,還有死黨一起騎。

    我讀的大學,離家150公里。

    成長的距離,不斷的把我和原生家庭不斷的拉遠。從這時間點後,孩子,也應該會轉眼離巢了。

  • 電影的觸發:戀妻家宮本

  戀妻家宮本,講的是一個沒什麼主見的男人,大學時因為不慎把女朋友的肚子弄大了,這次他勇於承擔,跟女朋友結婚。而故事的重點,是從孩子結婚離家後,男主角不小心看到妻子寫的「離婚協議書」,開啟了他的中年離婚危機。

  孩子離家後的中年離婚潮,確實是自己從來沒想過的。

  這事從一個簡單問題問起,「你會讓一個小你10歲,甚至是20歲的人,幫你決定人生最重要的事嗎?」(思考三秒一下~)

  相信是不會啦。不過,現在身邊的老婆,不就是小我10幾歲的人,幫我選擇,幫我決定的嗎?

  有了孩子後,確實,夫妻倆工作以外的的生活重心,基本上就是孩子。一旦把孩子從生活中剝離,生活裏,不再有提醒寫作業,不再有催促他們快一點的聲音;夫妻之間,還有什麼? 想到這裏,真是打了個冷顫。

  還好,不是到孩子離巢,才發現這件事。

  • 後離巢時代的準備
    從今天起,要開始跟另一伴說:「嘿,我們一起來做xxoo,如何?」「要不要一起去運動呀?」

    趁現在還不夠老,為我們臨老做一下準備吧:和另一半,一起做些有意思的事~

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

舌尖上的幸福

 


    在高中之前,我是從來不外食的。高中後,第一次吃學校旁的酸辣湯,差不多就是吐了出來,這酸酸的感覺讓我以為是餿掉了。話是這麼說,不過,至少到國小的階段,總少不了舌尖上的幸福。用現代的話,就是小確幸。

    我們家平時賣麵條,不過,逢年過節,就會順便賣一些應景的東西。比如說,過年就要賣年糕、發糕、紅龜糕;清明節就要賣麵餅皮;中元節、中秋節等等也多多少少會賣些應景的東西。也會有一些不定時的代賣品,最常有的是粉圓和愛玉。和現在即食品不同,這些都是或多或少需要再做一些處理才能吃的。粉圓,是乾的,要回家煮過,自己加糖才能吃。愛玉,是一大塊的,除了要回家自己切,也沒提供糖漿喔!

    自家賣的,所以,偶爾媽媽就會煮來當點心。除了自家的粉圓和愛玉,不時也會換換口味,喝個綠豆湯、紅豆湯之類的。

    因為是住在市場裏,走幾步路就會有其他的美食,仙草、滷味、香腸是常常可以吃到的。

    夏天常常會聽到按著叭哺,來叫賣冰淇淋的摩托車。

    市場門口,每天會發出幾次如同炮聲的爆米香。

    固定會出現在下午茶時間,來賣熱騰騰小饅頭的車子,一個饅頭只要2塊錢。

    至於雜貨店裏,固定會有的梅子糖;市場門口麵包店裏,一個5元的炸彈麵包。

    印象中,在國中之前,只要不用上學的下午,常常都有東西可吃,我們這些野孩子,也就會不定時的到家裏廚房逛一下。至今想起,都還會有一種幸福感,從心裏冒出來。

    兒時舌尖上的幸福,樸實無華,卻比現在能吃到的山珍海味,更深刻在心裏。當然,也就對小朋友跟我說,「我們家的冰箱很貧乏」,感到一點點的愧疚囉~ 

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

「阿Q正傳」讀後心得

 


  • 前言
  父親節,回台中啃了魯迅的「阿Q正傳」。已經不太記得,是何時教課書有讀過魯迅的文章了。為了配合小朋友的暑假作業,自己也再來讀一次。

  和小朋友一起寫讀後心得還頗有壓力的,實在很怕被笑,「怎麼水準還不如國中生。」不過,個人還是希望力行,「如果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,就不要叫孩子去做。」所以,還是硬著頭皮來寫一下讀後心得啦。

  作者魯迅,原名周樹人,就不多介紹了。問一下Google就有豐富的說明。

  • 阿Q正傳
  阿Q正傳,在後段寫到阿Q與革命黨之間的事,所以,可以確認這是革命前後的人與事。也就是魯迅活著的年代。藉由一個社會相當底層的人(阿Q)的故事,來反應當時的一些問題。不管是很多人讀後,會提到的「中國人的劣根性」、「奴性」、「精神勝利法」或者,我們常常用來總括的說「阿Q精神」,再再都在反應一種,當下無力反搏的無奈。

  阿不然咧?

  讀者們只能慶幸不是生在那個年代,不是跟阿Q有相同的人設:未受教育、孤家寡人,唯一還值得慶幸的是,年輕健康。

  • 精神勝利法
  講的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法。從上半部,被人打時,心裏就暗想「我總算被兒子打了,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…」到最後要被處死時,還不忘「人生天地間,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殺頭的。」

  其實,我是很肯定阿Q的。不然,你有更利害的方法嗎? 
  被別人欺負,講白了,就是打不贏嘛。  不自我安慰一番,難道,要每天自怨自艾嗎? 
  被砍頭了,講白了,就是被誣賴了嘛(其實,他是很想加入搶劫的行列的。魯迅應該是要創造出冤枉的情境,讓被砍頭這事,變得不是理所當然)。一個不識字的人,面對一篇看不懂的訴狀,除了打個圈當做簽名,還能做什麼?

    然而,現代的人,其實也沒高明到哪裏去。安裝軟體,不也是看不懂裏面寫什麼,就按下「我接受」。唯一安慰的是,不會有被殺頭的後果。

    從古至今,「強欺弱」、「懂的吃定不懂的」、「專業的欺負不專業的」、「做決定的佔了被做決定的便宜」、「知道的 v.s. 不知道的」、「訊息先的 v.s. 訊息落後的」,超越時代、區域,都逃不過。差別只在,操作的手法優劣和影響人口的比例。而精神勝利法,是很適合落敗的一方,用來調適心情的。
    
  • 結論
    最終的感想,不管處於什麼時代,什麼地方,都要讓自己「強」。以這個資訊時代而言,資訊就是要領先。偏偏,這又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人的時間又是這麼有限制。所以,選擇自己的戰場,就變得格外重要;最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事,好好發展,好好強化,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囉。
    人生有起有落,有勝有敗。勝出,也不應該像阿Q那樣,找個人來欺負;落敗,學學阿Q精神勝利法,安慰自己一下也不錯。安慰完,記得要回到PDCA,重新調整,進到下一輪讓自己變強的過程喔!

  • 後記
    魯迅卒於1936年,55歲,時值國共內戰。超好奇,如果他活超過那個年代,會怎麼作為? 如果,他活在現在的香港,又會怎麼文章?

2020年6月21日 星期日

蚊路是戰場


    每次走進一家店,總是忐忑不安。很怕老闆問我:「要買什麼?」因為我是來逛逛的。
    走進這個建材行,讓自己很興奮。每樣東西,都讓我覺得很新奇,這感覺跟20年前走進B&Q時很像。
    第一次進這家店,逛了一圈,很難決定要買什麼。於是問了店員:「請問有M3的螺絲嗎?」店員白了我一眼說:「我們沒賣公制的螺絲。」一句話打退我這跑龍套的。
    回家認真的做好了研究,這次,把要買的東西都在他們的網站上看好了。再度走進這家店。迎面而來,是個約莫70歲的阿伯,看著你的眼神,就是告訴你:「我就是老闆,你是來做什麼的?」
    我很識相,拿出手機就問:「請問有賣這台機器嗎?」
    順著老闆的指示,找到了Dremell的雕刻機。隨然不懂,為什麼架上有些產品有標價,有些沒有,不過,我要買的上面有標價,只是比他們網站上的價格,多了500元。我想,這是標價跟售價有所不同吧!於是,拿了機器去結帳,櫃抬坐著的應是老闆娘。
  「老闆娘,結帳。多少錢?」我說。
  老闆娘看了標價,「5千零五拾。」一臉你看不懂數字的表情。
  我才一臉無奈好嗎?網路上不是這個價格呀。不過,跟一個7旬長者殺價,又說不出口。只好擠出一句,「可以刷卡嗎?」
  老闆娘說,只收現喔~
  於是,請教了最近的提款機,興興然的走去。翻開手機裏的價格,P網,才4千3,要不是今天就想用,才不會在這邊買。不過,網路價貴就算了,現在要買的價格,是比他自網路更高。
  唸歸唸,提了款還是回到建材行。這次,是老闆坐在櫃檯。看著雕刻機上的標價,已經被撕掉了。實在有點下不了手,於是,亂哈啦一下,「老闆,這個無線的這麼貴,另一台插電的多少錢?我來買那台好了。」
    「這個要查喔~」老闆回答。這句話很有玄機。老店、老闆,應該是秒回答呀~
    老闆一邊開手機查,一邊說,「你們年輕人查比較快,網路上寫多少,就多少。」
    一邊查,一邊就跟老闆哈啦了起來。「老闆,你真跟得上時代,還在網路上賣東西。」真心對父執輩年紀的人,還能跟得上網路時代,感到無比佩服。
    老闆的回答很令我震懾「哎~ 越活越回去了。蚊路(請台語)是戰場。這個我才不玩,是我兒子跟媳婦在經營的。」
    一邊聊,看著傳統工班,也進出了好幾個人。從這老闆身上,我聽懂了幾個點。

    一,關於世代交替。老闆開的是實體店面,做的是傳統工班的生意,都是專業客。所以,老客戶是生意的基礎。小老闆開的是網路商店,做的是玩家的生意。網路,是沒有忠誠度的,哪邊便宜就哪邊買。所以,老闆才會開口就說,蚊路是戰場。顯然的,兩個世代做的是不同的生意,不同的客群。不同的客群,不同的生意模式,走哪個方向,還是2個客群都經營,這就是策略的問題了。不過,這是有衝突的,這次的價格就是了。

    二,關於價格。老闆的說法是,「實體店面,有租金,還要顧員工,所以,成本本來就比較高。做網路的,就一台電腦,跟倉庫就可以做生意了。所以,店面裏賣的價格,當然要比網路高呀。不過,網路來的客人,就賣網路價。」

    這就長知識了。很少遇到客群可以完全切分清楚的。同一家店,同樣商品,拿手機查價格的,跟現場拿貨交易的,有不同的價格。難道客人間都不會互相分享怎麼樣便宜買嗎? 一旦幾個老客戶發現這樣的事,其實,對老闆的信譽是有傷害的。

    顯然,這世代間的溝通還沒談妥。

    三,關於創業。一個店面,兩個世代,讓我看到創業最重要的是:基礎。

    因為有了老闆打下的基礎,實體店面的生意,不論是小賺還是小賠,都是第二代可以透過貼近新時代經營,透過測試與回饋,找到可以存活下去的方法。對於第二代而言,經營網路商店需要的庫存跟供應商,根本就是他競爭的基本優勢呀。

    再加上,相同的貨品,即使是在網路上買。我也願意溢價一些,買有實體店面的產品。這也是另一個優勢呀。

    很想跟小老闆說,恭喜你有這麼子的創業基礎。不過,可能還要再努力一些,想辦法建立屬於自己的忠實客群。老店才能走出新的路來。


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

國際包裹,手動滅菌

  雖然新冠肺炎的疫情,在台灣已經零確診一段時間了。不過,這段為收到的國際包裹手動滅菌的記憶,還是不時跑出來,催促我把這事寫下來。希望可以,搏君一笑。

  • 背景:
  這事發生在2020年5月初。那時候,台灣已經開始在服用龜苓膏,不過,全球的新增確診人數,是日日近10萬,美國也是日日新增2萬多人,至於中國,那數字也沒人信。

圖一:各地5月初新冠肺炎新增病例

  • 問題:
  開發電子產品,免不了會需要購買電子零件,及製作電路板。電路板,大多來自於中國大陸,至於,電子零件,則由美國空運來台。

  收到包裹,怕不怕上面有新冠病毒?

  聽說,新冠病毒在人體外,可以活72小時(1)。在看到這訊息前,從國外來的包裹,可是要先在我家陽台待2個禮拜。

  外紙箱是我唯一不怕的,整個物流過程,不管是環境的考驗,或是,物流業者會做的清潔作為,都讓可能停留在外紙箱的病毒,毫無生存的機會。但是,紙箱內的東西呢? 會有人打開來噴酒精嗎? 呵~

  還有,別跟我說,看過大同電鍋乾蒸口罩,就把東西放進去乾蒸喔!! 一堆塑膠袋進去乾蒸,蒸完這大同電鍋還敢用嗎?

  叫我放陽台等三天,沒耐性。

  • 解方:

  來了,看倌們,手動加熱滅菌法……一個紙箱,一個吹風機,一個計時器,一個溫度計。

  簡單說,吹風機加熱下去,當溫度計超過70度,就先關掉吹風機,等到溫度計降到65度,再打開吹風機。就這麼,維持個5分鐘。

圖二:手動滅菌設置圖。利用吹風機,紙箱,溫度計和計時器,來做加溫滅菌。

圖三:手動滅菌進行中。
  • 結果:
  真的沒耐性,維持65~70度,大概每10秒,就要開關一次。所以,後來就變成維持65~85度。殺菌,可是沒在心軟的。溫度範圍高一些,也減少開開關關的次數。5分鐘,還不夠放心,10分鐘啦~

  不過,直接被吹到的塑膠可是受不了,融黑了一片。還能用就是了。

  
圖四:塑膠帶被吹風機吹得黑黑的喔~

  • 影片
  有圖有真相。


參考資料

  1. 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81291

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

大同電鍋乾蒸口罩實驗:就是要悶


  • 建議
    建議加熱結束後6分鐘,是較佳的時間建議
加熱結束後6分鐘,才有達到65oC維持4分鐘的消毒效果。


  • 緣起
    週一中央疫情指揮中心,在每日的記者會,特別教大家如何透過電鍋蒸口罩(見下面影片),延長口罩的可使用壽命。到底,這是有效消毒還是無效消毒? 呵~我不敢逆時中,只是基於實驗精神,就來實際試試了。

  • 目標
    透過重複疫情指揮中心的指示,確認口罩在乾蒸的過程中,溫度的變化。討論在這樣的溫度下,消毒是否有效,及口罩是否會失效。(是否失效部份,食藥署在記者會上,是說自己有實驗重複3~5次,細菌的過濾效率維持99%以上。)

  • 實驗設置
    乾蒸:大同電鍋置入內鍋架,及內鍋。將感測器黏在口罩上放入,其中。
    溫度感應器1: TM-902C,精確度:+/- 3oC。錄影看數值。
    溫度感應器2: MCP9808,精確度跟據規格書,+/- 0.5oC。配合一個微控制器,每秒輸出一次結果。
    計時器:記錄溫度與時間的關係。
圖一:電鍋內部圖。將感應器貼在口罩上。

圖二:量測配置圖。藍色為計時器。


圖三:溫度量測設備
  • 實驗結果

    下圖四,藍色曲線,是使用MCP9808的量測結果。橘色點,為TM-902C的量測結果,溫度是縮時錄影後,再把溫度計錄下來,因此,每分鐘計一次。
    該電鍋在加熱後,約4分30秒,完成加熱。此時,口罩上量測到的溫度,只有30多度。加熱結束後約2分鐘,溫度達到65oC。溫度會持續爬升到在15分鐘附近,接近90oC,之後慢慢降溫。 

圖四:溫度量測結果。

影片:實際縮時攝影。

  • 實驗討論
  1.  溫度落後部份:MCP9808的溫升與溫降,都有落後TM-902C的狀況,應與熱容量有關。MCP9808是在一片20x12mm的PCB板上,乾蒸是透過空氣加熱,熱容量越高者,需要升溫的能量越高。
  2. 溫度準確度部份:從規格書來看,兩者的精確度差,不會超過3.5度。比較20分鐘之後,溫度平衡時,兩者實際溫差是低於2度。看來,溫度的可信度還算高。

  • 乾蒸為何加內鍋?
    為量測直接接觸電鍋的溫度,個人也另外用TM-902C,直接壓在電鍋底部,再量了一次。結果,在電鍋跳起時,溫度為195oC,並且在30秒後,溫度達到最高,為206oC。想把口罩蒸融掉,不放內鍋,直接加熱就可以了喔!!

  • 消毒有效性討論
    根據之前的研究[2],大部份SARS病毒在65oC下4分鐘會失去活性,但在56oC下,要到20分鐘。(有趣的是,不管是56/65oC,即使到60分鐘,還無法完全消毒,要到75oC/45分鐘,才能達到完全消毒。)此乾蒸的方法,最後平衡溫度高達90oC。因此,消毒有效性上,應無疑義。

  • 對口罩的傷害討論
    參考不織布公會的說法[3],口罩經70℃/24小時熱處理,則其電荷衰減率是在0.5%的範圍內。不過,實驗上量測到的溫度,是高於這個溫度的。然而,食藥署都說有實測了,加上都有發表電鍋處理口罩的效果了[5]。就不再討論此事了。

  • 總結
    因MCP9808多了電路板,個人認為是會影響溫度的上升曲線,所以,溫度曲線就以TM-902C為參考。
    如果採用食藥署的建議,加熱結束後5分鐘,則實際超過65度的時間,只有約莫3分鐘,並未達65oC/4分鐘。因此,建議加熱結束後6分鐘,是較佳的時間建議。不過,消毒有效性部份應無疑義;反倒是口罩的有效性部份,並不清楚能不能承受90oC的高溫。因此,還是建議時間到,就把口罩拿出來吧。
    另外,不建議一次蒸太多個口罩,這一定會影響熱傳導的。當然,最大禁忌,是沒放內鍋就直接加熱。鍋底的溫度,可上達200oC喔!!
圖五:建議之加熱時


  • 附註
    不同電鍋,應有不同的加熱曲線。如何考量,要讀者自行思考囉。

  • 資料來源:
  1.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SMIBMS/posts/1078986522441124
  2.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7112912/figure/fig1/
  3. http://www.nonwoven.org.tw/index.php?Act=0&SK=11296&MK=0&PK=5345
  4. 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79686
  5.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5638397/


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

自製槓鈴

  • 肩夾擠

  從今年初在健身房背桿時,突然發現這個動作,整個肩大刺痛,到現在已經有3個月了。這段時間,有賴易康脊足體態物理治療所岳裕的幫忙,漸漸的回復得差不多了。過程中,一度是連背都沒辦法洗。這症狀,叫「肩夾擠」,算是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。根據本人,痛哪裏練哪裏的原則,這次恢復後,真的要認真練練肩背了。

  • 居家復健

  每次物理治療完,岳裕都會教我一些動作,回家練習。也因為這些動作,讓自己對於肩背的訓練,又多了解一些。睡前的復健,變成每日的活動。經過三個月,終於回復到,可以挑戰背桿的動作了。

  • DIY槓鈴

  這次的指令,是要練習在極限的位置,練習出力,最後當然是要可以回到正常肩膀的動作。不過,這時候一般的空槓,即使只有10KG,對傷臂卻還是太大的負擔。來DIY個可以架啞鈴槓片的槓吧!!

  一早到書局,買了一支空心的紙槓。開始設計可以固定槓片的兩頭,加上原本啞鈴的槓片和固定環,應該是小蛋糕一片。設計算是簡單,不過,光是列印就花了8個小時。印出來的兩頭,初步組起來還不錯,不過,槓一背上肩,列印的頭,就應聲而斷。

  OMG~ 1公斤也撐不行就是了? 跟我現在的肩一樣弱就是了?

  • 原來簡單就是福

  八小時的心血,三分鐘就散落一地。
  一截的塑料還卡在空管裏。在儲藏室找可以拿來通樂的東西,意外的看到了以前書架留下來的腳。直徑略小,固定環咬不住。不過,貼一片橡膠片,就剛剛好了。
  槓鈴肩推,從2公斤練起。哈~
圖一:自已設計啞鈴槓片的槓。

圖二:空心槓配上列印的頭和啞鈴槓片。

圖三:應聲而斷的八小時3D列印成果。

圖四:閒置的書架腳,貼片橡膠,竟然尺寸剛好 

圖五:從2公斤背起吧。

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

別了我的VivoWatch



    右邊那隻錶是我做的,VivoWatch。這時要告別它了。

    如果說這是工作20年的代表作,應該不為過。所以,2015年在台灣上市,自己立刻上網刷了一隻,送給老婆當生日禮物。不過,他偏好蘋果,所以,只好自己戴了。

    這隻錶出生的過程,可以說一大堆的故事。開發的、市場的、行銷的、內部競爭的,好多好多。過去這五年,也像是炫燿自己的孩子一樣,每每拿出來跟朋友說:「這一隻是我做的。」

    裏面的關鍵零件,是自己一顆顆挑出來的~ 所以,當時硬拼出一個功耗0.015mW的觸控,是公司另一個產品的1/10功耗。

    裏面的演算法,是自己一行一行寫程式刻出來的。所以,當競品還要睡前按按鍵做標記,我們已經做好全背景的睡眠量測、穿戴偵測、心率量測、走路計算。

    當CEO問我,這隻錶有什麼ZenWatch做不到的? 我回答:「我們充一次電可以用十天!」

    當穿戴式產品,這幾年不斷推陳出新,再引以為豪的作品,也終是被時代給淹沒。那年被通知中止第二代的開發,著實令人輾轉難眠,不日便提出辭呈。對我而言,開發「健康產品」是必然,不是選項。

    告別VivoWatch,是因為我要開始練跑了。好像從小,就不善於有氧活動。(其實是沒操練到)

    5年前,為了把跑步心率做出來,真的是絞盡腦汁,也只做得一般般。看看人家Garmin的錶,量測得多好呀~


    為了配合錶,順便把用了5年的ZenFone也換成iPhone,應該也不過份吧。感謝老婆,嘻~

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

讀書: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



  精神上來說,我喜歡這本書。
  這是一本用作者本名下去寫的書,卻不算是自傳,反倒比較像是個冒險故事。述說一個大學的明星體操選手,因為做了一個惡夢,因緣際會遇見了一位「和平勇士」的師父,帶領他一整個的修練。

    喜歡的原因,是全書的精神,就是在告訴我們,「和平勇士」的修練,就是要活在當下。簡單說,這本書就是心經的西方故事版。

    不過,過程我卻不怎麼喜歡。

    所有故事的展開,總是有起承轉合,這故事也差不多。

  •     緣起:
    從一個夢開始,作者不時做惡夢,在一個半夜,走出去透透氣。看到半夜還在營業的加油站,於是,走了過去,竟然就遇到很像夢裏的白髮老人。原本沒什麼的交談,卻在作者離開時,老人展示了一招瞬間挪移,出現在屋頂上。

  •     逐步深入:
    對體操選手而言,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,於是作者不斷的逼問老人怎麼辦到的,而老人卻是不斷的支吾其詞,不斷的來回後,老人約他明日再來。第二天,作者問了幾個問題,包括,他的夢、老人的瞬間挪移和年紀。而老人則是開始透過問題,來讓作者思考一些像是哲學的問題。從這時間,作者就稱老人叫蘇格拉底。(這也是我無法理解的文化,我們也不會遇到一個怪怪的老人,不問他名字,就直接稱呼他李耳吧!)

    接下來,蘇格拉底便不斷的透過一些方法,讓作者不斷的到加油站報到,增加2人互動討論的時間,也就慢慢的讓作者開始期待和蘇格拉底抬摃的時刻。

    所謂抬摃,就是兩個人,從不同的觀點,看同一件事。因為各自堅持觀點,變成看似都有理,卻是都沒接受對方講法。如果有個路人跟你說,你過去的生命都是虛的,你的意識是不對的,放棄吧、放棄吧。遇到這樣的人,不是閃遠一些,就是開始跟他抬摃吧。

  •     轉折
    文中最令人覺得不舒服的,就是轉折。
    多次的轉折,都是老人摸著作者的頭或太陽穴,作者在一陣頭炸了後,出現神遊體驗。從靈魂出竅、返璞歸真(透到回溯讓自己再度回到嬰兒般的感受力)、預見未來(讓自己很快的看完自己的一生)等等。作者提暢的「和平勇士」之道,是從持戒開始、透過靜坐、修練,走到開悟的過程。然而,每每卡關,都在蘇格拉底的幫助下,走到下一關。
    
    如果,我們這些讀者,也可以相信「和平勇士」之道。是不是,我們經過了一番努力,終將走向失敗。因為,沒有人可以幫我們開光?

  • 成就
    來抄錄一段,書中提的開悟的故事。
    
    密勒日巴四處尋求開悟之道,卻找不到答案。直到有一天,他見到一位老人揹著沈重的行囊,緩緩走下山間小路。密勒日巴立刻意識到,老人知道他苦尋多年的祕密。
    「老先生,請告訴我您所知道的事情。何謂開悟?」
    那老人對他微笑了一會兒,卸下肩頭沈重的負擔,站直身子。
    「是,我明白了!」密勒日巴說:「不勝感激。不過,請容我再請教您一個問題,開悟之後是什麼呢?」
    老者又微笑,再拿起行囊,扛在肩上,調整好重擔的位置,繼續上路。

    在作者一段8年苦行修練,不得其法後,卻在一個深山林內,蘇格拉底從影子中走出來,帶領他走過一條開悟的旅程。回到加油站,蘇格拉底化光而去,不復再回。而作者,找到命中的同修,回到自己的生命;因為感念蘇格拉底,所以,寫了這本書。

  • 結語
    這本書可以說是「體操選手奇幻之旅」。跟牧羊少年一樣,都是充滿了奇幻的經歷,差別除了職業(或專長)外,牧羊少年透過堅定的信念,一步步的克服困境;而體操選手,則是透過師父的神通,為他的努力,完成最後一步。

    如果,想要看看一個平凡人,要經過哪些體悟與經歷,才能達到開悟的境界,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。 

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

健身的學科進修

圖1: 影響肌力成長曲線,在阻力訓練的初期(8~12週),主要是由神經適應來貢獻,過了這個階段,則要由肌肉增加來達到肌力成長的效果。
資料來源:Adaptations to Endurance and Strength Training. (Hughes et al. 2017)



    回頭看過去自己的人生,應該是屬於書呆子類型的。年輕時,再無趣的內容,只要老師有交代,就會啃下去。不過,健身基本上是比較術科的,考試不會考,好像是秀秀肌肉,或是能扛起個百來公斤,就是傑出啦。自己書呆子的精神,遇到健身,就是一邊健身,一邊K書。K書,還不夠,還要找老師學。

  這學期,就去上了呂東武老師的,人體神經肌肉骨骼生物力學的課。

  這課有多硬,對一個學工程的人來說,光是教科書選原文的(這本),就夠硬了,上課不時來個Tibia,Femur的,這小小腦袋還真不夠用。除了考試,期末還要做一個專題報告,至少要讀10篇paper。鄉親呀~ 管院在職專班有這麼硬就是了? 不過,學費很貴,咬著牙還是把它修過了。(感謝呂老師不當之恩呀~)

    呂老師是一個非常博學、靈活、幽默,口才又好的人。光是第一堂課,跟我們解釋,萬物皆可生物力學,就嚇傻我了。
    呂老師的課上,聽到許多過去沒注意到的事,比如說
「用進廢退,用進慢,廢退快。」也許不止骨骼肌肉等,腦子其實也是。
「生物力學,跟其他力學最大的差別是:這世上只有生物的組織,越常用越好用。其他的材料,只會越常用,越快壞。」
「真正的大師,會把越複雜的系統,用最簡單的模型描述。比如說:E=MC平方。而我博士論文,就靠簡單的四連桿,來說明膝蓋的動作。」

    老師課堂上,詳細解說了肌肉的動作原理、骨骼的適應、軟骨超低磨擦係數、肌腱及韌帶的功能特性等等。對於這陣子,還算認真重訓的人來說,真的是可以增進對身體的了解。

    當然,老師開課的目的,不是為了重訓的理論基礎。所以,為了更了解重訓的基礎,自訂的課外讀物就是「ACSM基礎肌力與體能訓練」了。


    ACSM基礎肌力與體能訓練,從神經的適應、肌肉的適應、結締組織的適應、內分泌、代謝、心肺系統,整個講述一遍。就以重訓增加肌力的過程,就會清楚的了解到,原來,在肌肉還沒變大之前,靠著神經系統的適應,就可以讓肌力有效的上升。由圖一可看出,初學者的進步,主要是來自於神經系統的適應。8~12週,算是上帝給初學者的甜頭吧。這也解釋我的健身第二年記,深蹲平均每個月進步13公斤的解釋囉。呵呵~  

    如果看看"ACSM基礎肌力與體能訓練”裏面人的圖,有一種,"每個都壯得像頭牛"的感覺,這是我現在讀這些書想達到的嗎? 不是。

    雖然,訓練與肌力的成長,基本上並不會隨著年齡有所不同(也許成長與衰退速度會不同啦),但是,針對我們這種中年人,有相關的書嗎?

    嘿嘿,這也是上個學期讀的第三本書,「ACSM’s 銀髮族運動指引」。

    「ACSM’s 銀髮族運動指引」從介紹什麼是「老化」開頭,活動對身心的效益、動態生活的益處、激勵、活動選擇、評估、健康的生活型態預防失能等。這本書的學習,試著用心智圖做筆記。圖二是銀髮族活動與運動的效益。(心智圖,真的就是比條列式的,更加一目了然呀。)

圖二:銀髮族活動和運動的生理及心理效益


    好處這麼多,我開始在思考,是什麼原因,讓我們並不這麼熱衷於運動? 

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

健身第二年記


    如果說,這個學期有什麼值得高興的成就,大概就是這輩子,第一次可以把老婆公主抱了。而且,是很輕易的。看到深蹲和硬舉的進步曲線,應該也不意外了。



    健身第一年(文在這裏),從走出瑞稞適能中心開始。進健身房,原本只想喚醒一些常偷懶的肌肉,卻因為學校的專題需要,加上老婆安排的環島活動(環島文),迫使我再次走入瑞稞適能中心尋求指導。原本以為環島已經是這一年的高潮,環島結束小廢了一陣後,卻因為在瑞稞的學習,讓自己決定結束固定式健身器材,而開始自由重量的過程。

    剛開始在健身房使用自由重量的器材,心裏負擔是很重的,這麼說,比背在身上的槓還重。這個健身房,加上史密司槓,也才三組槓架。槓架常滿,而每次看到使用的人,隨隨便便也背個百來公斤,而我這弱雞卻是鐵了心,從30公斤開始背。之後,健身房換到享健身,也開始走進怪獸的世界裏。拉出了這個健身成長曲線。

    健身不是要讓自己變成肌肉男,而是善待自己的長期投資。


    2020已經接到新的任務,暑假要順時鐘方向攻上壽卡……,上次的環島,是吊車尾勉強騎完的,這半年,要挑戰的是比重訓更累人的有氧耐力訓練。

    充滿挑戰的2020年呀~